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202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在京召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20年11月21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的202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在北京盛大开幕,大会的举办适逢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40周年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池慧
2020年11月21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的202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在北京盛大开幕,大会的举办适逢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40周年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池慧主持开幕式并宣读了中国科协发来的贺信;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发表讲话,回顾总结了学会40年来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徐景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就助力科技创新,强化监管创新提出了新期待。

大会确立了”医工融合发展,创新引领未来”的主题,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线上为主的方式,将学术交流、技术转化、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吸引了政、产、学、研、医等各界的关注,线上观看达10余万人次。

大会瞄准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创新发展的”四个面向”,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着眼学术前沿发展,聚焦医疗器械创新。学会副理事长胡盛寿院士、学会副理事长程京院士分别做了题为”智慧医疗——离我们很近,也很远”和”面向中西医,守正加创新”的主旨报告。

大会还组织了25个专题论坛,围绕新冠疫情防控与中国医疗器械发展战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国产放疗新技术、体外诊断新技术和发展趋势、神经工程与类脑智能、生物感知与智能信息检测及处理、新常态下全民健康的挑战与应对、医学物理创新发展、康复工程新进展与新趋势、医学人工智能软硬件融合发展与应用、干细胞工程技术、医工融合中的生物力学前沿问题、纳米诊疗技术与医学应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医学图像与人工智能、生物电磁学的发展与挑战等方面展开研讨,堪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界的学术盛宴。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自2017年创办以来已举办三届。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搭建高水平国内外交流平台、研发实力展示平台、企业技术对接平台、优秀人才发现平台,不断促进学术交流和产业转化,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大会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学工程界盛会。

开幕式上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40周年举办了隆重而热烈的纪念活动,播放纪念视频,发布纪念册,对做出杰出贡献的资深会员进行了表彰,学会原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院士代表获奖者做了充满激情的发言。

40年的风雨兼程,今天的学会已经发展为集科研、教育、临床、研发、管理于一体的国家级一级专业学会。拥有33个专业分会、30余个单位会员、2.3万余名个人会员,其中42岁及以下的青年会员占52.6%,女性占37%。学会坚持服务学术进步和科技人才成长,面向国家战略打造科技智库,推进健康科普教育,已成为推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 促进产、学、研、医融合的中坚力量。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积极促进学科领域相关产业发展,直面薄弱环节,在新兴领域创新突破,与国家、政府、企业协同共进。近年来,组织大批专家成立医疗器械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中心,服务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及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助力科技经济融合,服务高质量发展。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回顾来时路,展望新征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引领面向科技前沿的学科发展,构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专业智库,健全面向经济主战场的激励创新机制,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崇尚科学的氛围。凝聚生物医学工程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使学会真正成为连接产学研医管的纽带,把学界团结起来,把企业界调动起来,将学会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技社团,为推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事业的不断进步、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 (免责声明:本文为商业广告,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文章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网址: http://www.htyxyyxgc.cn/zonghexinwen/2021/0209/421.html



上一篇:启明医疗参与创设中国首个生物医学工程慈善基
下一篇:首批项目竣工交付!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医学工程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投稿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编辑部|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版面费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论文发表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