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0/30]
-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0/30]
-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0/30]
-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0/30]
-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0/30]
-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0/30]
-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版面[10/30]
黑猩猩宇航员的“太空一小步”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运载火箭是最精密、最复杂的飞行器之一。如果运载火箭由于某个系统、元器件设计不当,质量不好或不适应环境变化,在发射、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就会造成发射失败,甚至灾难。
运载火箭是最精密、最复杂的飞行器之一。如果运载火箭由于某个系统、元器件设计不当,质量不好或不适应环境变化,在发射、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就会造成发射失败,甚至灾难。因此,运载火箭必须进行试验,特别是载人空间飞行,更要确保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太空中的动物敢死队
在送人类进入太空前,科研人员选择利用各种动物代替人类进行各种太空环境、航天医学、生命体征和生命保障等试验。这可为设计卫星、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等航天器及宇航员的训练、太空航行提供最真实和最详尽的科学依据。这些动物是航天事业的开路先锋,是太空中的动物敢死队。
1992年登上“奋进”号航天飞机的一名宇航员手里拿着一只青蛙
黑猩猩宇航员
黑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及中部。黑猩猩在生理、高级神经活动、亲缘关系上与人类最接近,是医学、心理学研究,以及人类的宇宙飞行研究中最理想的试验动物。科学研究证明:黑猩猩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达99%以上,智力甚至超过2岁儿童。
20世纪60年代,人类才开始了解黑猩猩的智力和能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对这些黑猩猩非常重视,也很尊重它们。美国空军训练了大量黑猩猩,用来研究运载火箭试验发射和太空飞行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其中最有名的太空黑猩猩是哈姆和伊诺斯。
首个进入太空的太空犬—莱卡狗
动物敢死队往往搭乘运载火箭飞上高空或太空。动物敢死队的成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挑选过程几乎与宇航员一样复杂。特别是灵长类动物,都需要经过与宇航员一样的特殊训练。动物们与运载火箭共存共荣,是太空飞行的英雄。在宇航员的花名册里,论资排辈,它们都排在最前面。
哈姆是当之无愧的航天英雄
为了当上航天员,哈姆吃了不少苦
哈姆是世界上第一个在亚轨道飞行的灵长类动物。1956年7月,在非洲喀麦隆,猎人抓获了一只刚刚出生的黑猩猩,动物学家特拉珀斯买下了它,并将其送往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动物研究所。1959年,小黑猩猩又被送到霍洛曼空军基地,正式参加美国空军,成为一名动物宇航员,取名为哈姆。哈姆似乎生来就注定要承担它的历史使命。
原来,霍洛曼空军基地挑选了40只黑猩猩参加动物宇航员的培训,经过评估,筛选减少到18只,最后选定6只,其中包括哈姆。
哈姆的“太空一小步”
许多人不知道,在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那著名的“太空一大步”之前,还有“太空一小步”。创造“太空一小步”的就是太空动物—黑猩猩哈姆。正是哈姆的这一小步,为人类太空飞行、登陆月球开启了成功之门。
哈姆的宇航员训练
从1959年7月起,一些两三岁的黑猩猩开始在霍洛曼空军基地宇航医学实验室接受军事训练和宇航员训练。首先,黑猩猩要学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根据命令打开电灯和收音机。
黑猩猩进行太空飞行活动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黑猩猩在进行大脑损伤的减压试验时,要经受极端艰辛的过程。对黑猩猩的训练是建立在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的,在训练中会奖励它们苹果、香蕉,或者处罚它们。
哈姆最终安全返回地球,只出现了脱水和轻微的疲乏现象。这张图片显示的是它从大西洋上救起后,正在一艘救生船的甲板上休息
屏幕上的信号灯可不好记,为了记住它们,哈姆没少挨电击
哈姆很机灵,当看到一盏蓝灯闪烁,在1秒钟内它就会准确地拉动杠杆。如果做得不好,哈姆的脚底会受到教练员轻微的电击。这种惩罚能使其形成条件反射。当然,如果做得准确,哈姆能赢得香蕉作为奖励。
科学家教会哈姆在看见荧光屏上不同的闪光信号出现时,拉动相应的手柄。哈姆很聪明,学得很快,经过1年半的严格训练,哈姆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每一次太空飞行都是一次挑战,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梦想
完美的太空飞行
1961年1月31日,哈姆搭乘“水星-2”号飞船,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升空,进入到250千米的太空,飞行660千米后以自由落体方式返回。哈姆由此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黑猩猩,也是第一个在亚轨道飞行的黑猩猩。
哈姆一共在太空飞行了16分39秒,随后,科学家检测和评估了哈姆的生命体征、执行任务和返回地球时的表现。虽然“水星-2”号飞船的压力设备在飞行途中损坏,但哈姆的太空服保护了它,使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文章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网址: http://www.htyxyyxgc.cn/qikandaodu/2020/1118/376.html
上一篇:“神舟九号”舱内生活大揭秘
下一篇:2004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发布